

燃點受邀參與2018 全球新世代領袖論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2018 全球新世代領袖論壇,讓台灣年輕人與世界強勢接軌 在智能科技發展的新時代,所有的事物正快速發展,鼓勵台灣青年成為積極公民,打開世界的藩籬,讓台灣緊密與國際鏈結。 為鼓勵台灣青年積極投入社區關懷,掌握社會趨勢脈動,由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發起,結合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會、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青年團、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青年會 Young BPW Taiwan、TeSA 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青年創業總會、AIESEC in Taiwan 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台灣總會共同主辦 「2018 全球新世代領袖論壇」。 「2018 全球新世代領袖論壇」於 2018 年 9 月 17 日上午 9 點 30 分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以亞太地區青年發展智庫、青年發展中心為目的,論壇主題為「臺灣青年的使命、前瞻與挑戰」,首度邀請聯合國 NGO 組織公共資訊委員會主委 Bruce Knotts(布魯斯•諾茨)來台分享,同時邀請國發會陳美伶主委、十大傑出青年等多位代表共同參與;論壇內容包含「永續環境保護」、「青年創新創業


燃點工作坊 Spark Workshop #25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如何用投資發揮社會影響力?活水的一場社會實驗」
時序進入九月,我們安排了連續精彩的活動,每場都厲害,繼 9/8駭客工作坊後,9/15(六)邀請到大家熟悉的好朋友,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共同創辦人Ray陳一強,來燃點跟大家分享!同時,【投票指南】專案也要向大家進行期中報告,包括網站的社會衝擊、財務、以及明年「總統+立委投票指南」的初步規劃發想。 主講人:陳一強(Ray) 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公司(B Current Impact Investment)共同創辦人/總經理 講師學歷: 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企管碩士 輔仁大學企管學士 講師經歷: 若水國際創始團隊成員 勤業/德勤/德碩管理顧問公司合夥人 自2007年起投身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運動迄今,直接參與了超過十家以上公司型社企的組織治理、團隊建立、人才進用、業務發展及資金募集工作。2007年初,他協助輔仁大學創立「社會公益創業研究計劃」,隨後加入台灣第一家社企創投「若水國際公司」。 2011年初與段樹仁先生共同發想及測試「活水社企開發」的概念,後於2014年初與鄭志凱先生及其他41位來自台灣與矽谷不同專業領


臺大研協來訪 ──燃點418室
歡迎臺大研究生協會會長/臺大公共事務研習社社長許瑞福同學、第四十九屆臺大研究生協會副會長蔡至哲同學在百忙之中與我們一起關心投票指南專案進度,並在資訊落差、公開競爭等相關的投票議題上進行各種不同面向的設想與熱烈討論,期盼在未來台灣的民主中,可以一起為選賢與能做更多的溝通宣傳!


投票指南外部會 ──燃點拜訪內政部
9/10日,駱勁成、金崇誠、成群傑與蔡致中前往內政部,拜會內政部次長林慈玲、中選會主任秘書莊國祥、中選會高美莉處長等人,分享「投票指南」的成果,並且期望中選會能夠更早提供更詳盡的資料,一起為「不盲投.台灣民主更出頭」努力。


燃點工作坊 Spark Workshop #24 ──g0v黑客松
摩茲工寮 Mozilla Community Space Taipei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94號3樓 今年「選舉指南5050選舉松」延續2014年縣市長/議員選舉的「50天50張選舉圖表」活動精神,提供一個選舉相關的視覺化平台,讓資訊不只是靠文字講故事,配合不同題材的圖表呈現,讀者將更易於明白資料的價值。 研討活動當天(9/8)負責人Johnson先說明遊戲規則,並帶領與會人進行示範製作,現場同時開放圖表作者的認領,資料參考建議採用「投票指南」資料庫,以及縣市政府重要統計指標。從9/24起,每日一張圖表一直到11月24日選舉日止,每天發佈在「五十天,五十張選舉圖表」臉書粉專上,分享給讀者。九合一選舉在際,期使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提供信賴度高的視覺化資料,讓選舉人在選舉當天做出選賢與能的正確抉擇。 「2018 五十天,五十張選舉圖表規劃」 緣起:追溯至上一次 (2014) 縣市長/議員選舉的50 天 50 張選舉圖表活動。 遊戲規則: .即日起至在 9月8日 (5050選舉松當日) 之前,開放第一階段認領圖表,每人1至5張,先搶先贏 .在選


投票指南專案會議──燃點418辦公室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理事長高茹萍、風險政策中心林木興研究員、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今早拜訪燃點公民平台理事長蔡致中,就推廣台灣再生能源交換意見。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將與燃點「選賢與能-投票指南」合作,瞭解台灣各縣市長、縣市議員和參選人對於綠能議題的關注度,並建置一個共同合作及對話的平台,讓更多民眾得以瞭解再生能源與自身關係,形成社會共識及關注台灣再生能源的議題,協助政府推動台灣再生能源目標,建立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友善環境。